|
CBDA和CBGA阻斷新冠病毒(SARS-CoV-2)的細胞進入導致全球COVID-19大流行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癥冠狀病毒-2 (SARS-CoV-2)通過與宿主細胞表面受體ACE2相互作用進入人體細胞。這種RNA冠狀病毒表面有一種名為刺突糖蛋白的蛋白質,它通過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RBD)與ACE2表面受體相互作用,幫助冠狀病毒進入我們的細胞。 ![]() 刺突蛋白被人類蛋白酶(分解蛋白質的酶)激活,一旦與細胞膜融合,病毒就會釋放出感染細胞的遺傳物質。即使開發出疫苗,但由于病毒的變異率很高,對預防感染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在最著名的SARS-CoV-2變種中,分別在英國、南非和印度首次發現的變異種株是B.1.1.7、B.1.351和B.1.617.2。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減少COVID-19傳播的方法是許多研究小組努力的核心,也一直是科學研究的焦點。已經測試了能夠抑制病毒進入細胞的分子,以防止COVID-19感染。這些配體能夠與病毒RBD高親和力結合,阻礙或阻斷病毒與受體的相互作用。 在尋找具有這些抑制特性的天然分子的過程中,研究人員使用了工業大麻提取物,最近已使用磁微珠親和選擇篩選(MagMASS)對其進行了測試。一旦病毒刺突蛋白被固定在磁珠上并與植物提取物一起孵育,其復合物的配體受體就會從未結合的低親和力分子中分離出來。 在工業大麻提取物組分中,大麻二酚酸(CBDA)和大麻二酸(CBGA)與病毒刺突蛋白的結合親和力最高,且相關解離常數最低(即保持結合)。這些酸性大麻素可以防止表達SARS-CoV-2的活假病毒感染人類上皮細胞,這種抑制作用對變體B.1.1.7和B.1.351也同樣有效。 ![]() 盡管通過計算機建模篩選了四氫大麻酚酸(THCA)作為冠狀病毒RBD的一種有希望的配體,但由于其作為一種限制性物質,可用性較低,無法測量其解離常數或抗病毒能力。其他大麻素,包括Δ9-四氫大麻酚, Δ8-四氫大麻酚,大麻色烯,大麻酚,大麻酚和大麻二酚(CBD)表現出弱結合或不結合。然而,這并不是說這些其他的大麻素對冠狀病毒沒有療效,因為CBD已經顯示出了抑制病毒復制的希望。 MagMASS分析還表明,CBGA與RBD病毒的變構結合位點(不是主要結合位點)的化學殘基相互作用,而不與作用于主要結合位點或正位結合位點的大麻素配體競爭。據認為,CBGA在變構RBD的作用可能有助于減少耐藥SARS-CoV-2毒株和病毒進化突變的發生,這些突變通常位于作為中和抗體的首選靶標的主要結合位點。這些重要的發現凸顯了天然酸性大麻素CBDA和CBGA在抗擊冠狀病毒方面的潛力,無論是作為一種預防措施還是治療手段。非常有趣的是,這種古老的植物提供的植物化學物質有助于對抗一種世界上從未見過的流行病。 全文完 聲明:潤地漢麻科普園所發文章只作為客觀的科普及資訊介紹,不構成任何誘導或使用建議,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應用建議。我們堅決反對一切娛樂性大麻,千萬不要嘗試! |